這部短紀錄片有點久遠,但是我還是想分享一下,CCCW是詹陳嘉蔚的名字縮寫
當初為這位朋友製作這個短紀錄片的動機,是在大四時上修了David Blundell 教授的影像人類學課程所啟發的。製作這部短紀錄片前,我跟跑娛樂線的新聞朋友借了攝影機,並且預備了很多問題,才完成了這部短紀錄片。
詹陳嘉蔚是我大一認識到大四的好友,她就讀於北藝大美術系,我們擁有許多共同點:身高、鞋子尺寸完全一樣,對於藝術跟音樂的喜好也很雷同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都是擁有一半原住民血統的都市原住民,只是她是排灣族,而我是賽德克族。
排灣族的貴族制度階級分明,居住在台北的她,一開始在學習排灣傳統織布時,是透過臉書觀看許春美工作室的影片模仿自學,這樣的舉動讓古樓部落的織布學徒們有些不滿,不過溫柔的許春美老師仍然細心地指點她傳統的排灣織布技巧。
與詹陳拜訪古樓部落是我永遠難以忘懷的震撼體驗,我總是遺憾於賽德克族文化在眉溪部落的喪失。而她雖然家境艱困,仍然固執地用盡所有力氣與資源,想要學習排灣族的文化,雖然已經與這位珍貴的朋友絕交多年,但這部小紀錄影片對我的意義與啟發還是很重大:即使不被漢人或原住民社群接納,凡事總是有另一面值得追尋,而我們總是可以透過創作來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。
這部短片我最愛、也感到最值得紀念部份有:拍攝到古樓部落的排灣族的婚禮,以及詹陳嘉蔚織布的顏色與內獅附近海域的色彩共同性。如果要認真說的話,因為她的關係,讓我起了也想復興賽德克族文化的念頭,尤其是刺青跟織布、打獵的技術。
在賽德克巴萊上映之前,每年跟我媽媽去眉溪部落找外公外婆時,我並沒有感受到很深刻的原住民族群意識。我記得小學時,媽媽就已經讓我在網路上看過賽德克巴萊的預告片(魏德聖真的籌資很久)。
可是在當時我們在戶籍謄本上還是被登記為泰雅族,我也一直以為自己只是泰雅族。是在國中之後,賽德克族才正式被承認,而眉溪部落的家家戶戶也都收到了一本叫做「眉溪部落生命史」的書籍,上面紀錄了這個部落的歷史故事。
在電影上映之後,我感覺到賽德克族人開始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,連我自己也受到了同樣的影響,眉溪部落外牆也開始有了賽德克族的圖騰的磁磚。清流部落的外面也興建了博物館、觀光導覽等等。
詹陳嘉蔚曾經想要幫我做一套族服,好笑的是,長期居住於新竹也不太關心賽德克族文化的我,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傳統族服到底長怎樣XD
我記得當時她給我的回答是:「就都是披風啊…….。」
我才對自己的族群習性恍然大悟:「噢對,獵人文化,所以都是披風。」
賽德克族服飾並不像排灣族服飾那麼複雜,有分貴族階級與東西南北之分。族群意識與命名系統有自己獨特的家族概念:爸爸的名字是小孩的姓氏、打獵後的食物會分給部落所有人。只是被日本和漢人統治過後,我們的整個家族分支才改姓李,但也因為這樣的文化入侵的混亂,導致了許多近親結婚的悲劇。
往好的方面想,這樣的概念也讓我跳脫了傳統漢人文化的思維。我媽老是説,算命師傅預言李家的人到我這一代才會脫離不幸,但實際上以賽德客文化來說,根本也沒有「李氏家族」這樣的概念,所以算命師的幹話聽聽就好了XD
封面圖片摘自芋傳媒:https://taronews.tw/2020/04/20/654585/
4 Comments
I have read so many posts about the blogger lovers howeverthis post is really a good piece of writing, keep it up.
Great selection of modern and classic books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. All free and available in most ereader formats. download free books
I have read so many posts about the blogger lovers however this post is really a good piece of writing, keep it up
I found Hubwit as a transparent s ite, a social hub which is a conglomerate of Buyers and Sellers who are ready to offer online digital consultancy at decent cost.